Alsace vs German Riesling – Alsace阿爾薩斯的最後一課 (1/2)

因為政治及民生上的問題,近來香港多了一個身體認同的問題。這種問題其實也非香港獨有,在世界歷史上由來已久。

年長一輩的香港人,在初中時的中文科也應該讀過阿爾封斯都得的最後一課(La Dernière Classe)。故事講述阿爾薩斯在十九世界末時落入德國統治時,德國下令阿爾薩斯從此以後只能教授德文意圖同化當地人。作者透過主角Frantz的眼中記錄了法文老師Hamel為了延續法語文化,在命令生效前為當地人上的最後一堂法文精讀班。結局蕩氣迴腸,餘音繞樑,令人回味無窮。

的確阿爾薩斯在自十七世紀落入法國的手中至二次大戰為止,主權不斷的在法國與德國(普魯士)之間互相易手,當地的文化不斷的受到兩面衝擊,引至阿爾薩斯人會有種”身份認同危機”。阿爾薩斯人身型高大,地名超長似德文,食物以香腸,臘肉為主,也少了一份細緻。阿爾薩斯同樣盛產啤酒(Kronenbourg 1664),出產的葡萄酒同樣以Riesling 最為著名,而且以德國酒長身的flute樽入樽,更是唯一AOC容許註明使用的葡萄,特顯得和其他法國酒區有點格格不入。 Continue reading

Puligny Montrachet – Marc Jomain Puligny Montrachet 1er Crus

Chardonnay 在全世界差不多所有產酒區也有種植,能釀造出色的Chardonnay也很多地區,但依然以Burgundy的Puligny Montrachet 最有名,最令人著迷。

Puligny Montrachet區位於Cote de Beaune,在Beaune以南,北面與Meursault為鄰,南面連接Chassagne Montrachet。Puligny Montrachet以生產白酒Chardonnay為主,種植面積一共約187ha,但也有少量的土地約114ha種植生產Pinot Noir。

Continue reading

A woman’s touch –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Vertical Tasting

朋友J大在各位酒友都被稅服了的月份,在大家山窮水盡的日子,再次帶來一次盛宴,帶我們由波爾多女性化溫柔的瑪哥區沿Garonne河西北直上來到了剛強男性化Pauillac區參見伯爵夫人 – Pichon Lalande。 Continue reading

Bordeaux 1960s – Age doesn’t matter

在生活上,在大部份場合我們也希望接受年輕人提供的服務,和年輕人一起工作。的確年輕人表面上比較有活力,也容易將活力感染別人,讓人感到年輕。不單在生活上,在飲酒上其實也有同樣的情況,大家會盡量選擇較成熟,而年份輕的酒。

一般來說新舊的分別是新年份的酒有濃烈的Primary aroma 如鮮果香,單寧也較粗獷,酒精感也較重。而經歲月洗禮的舊酒會多了獨特的Tertiary aromas 味道如乾果乾花,白酒會有Nutty、Honey、Caramel的味道,而紅酒會有 Gamey野味、leather皮革和animal動物等等的味道,單寧比較柔滑,酒精感也較輕,味道會更溶合,更混然天成。當酒陳年越耐Tertiary aromas 會越多,相反primary aromas 會越少,到最後只剩下Tertiary aromas,而酒也到達風燭殘年的時候。

常言道波爾多酒可以陳年50至100年,我們自然立即聯想到5大、8大等名莊,聯想到那些世紀年份。但次一級或再次級的酒,普通的年份情況又會如何呢?

朋友J大今次找來多瓶60年代的波爾多舊酒,試試她們的陳年能力,試試她們會否依然年青。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