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ace vs German Riesling – Alsace阿爾薩斯的最後一課 (1/2)

因為政治及民生上的問題,近來香港多了一個身體認同的問題。這種問題其實也非香港獨有,在世界歷史上由來已久。

年長一輩的香港人,在初中時的中文科也應該讀過阿爾封斯都得的最後一課(La Dernière Classe)。故事講述阿爾薩斯在十九世界末時落入德國統治時,德國下令阿爾薩斯從此以後只能教授德文意圖同化當地人。作者透過主角Frantz的眼中記錄了法文老師Hamel為了延續法語文化,在命令生效前為當地人上的最後一堂法文精讀班。結局蕩氣迴腸,餘音繞樑,令人回味無窮。

的確阿爾薩斯在自十七世紀落入法國的手中至二次大戰為止,主權不斷的在法國與德國(普魯士)之間互相易手,當地的文化不斷的受到兩面衝擊,引至阿爾薩斯人會有種”身份認同危機”。阿爾薩斯人身型高大,地名超長似德文,食物以香腸,臘肉為主,也少了一份細緻。阿爾薩斯同樣盛產啤酒(Kronenbourg 1664),出產的葡萄酒同樣以Riesling 最為著名,而且以德國酒長身的flute樽入樽,更是唯一AOC容許註明使用的葡萄,特顯得和其他法國酒區有點格格不入。

雖然如此但”傳統”上Alsace Riesling 和 German Riesling還有著很大的分別,Alsace Riesling 的特色是芳香,果味濃郁和可靠地乾身(Aromatic,Fruity and Reliable Dry),酒精度較高,酒身雍容,而German Riesling感覺較甜,酒精度較低通常在8至12%,酒身靈巧,屬於兩套不同的哲學。可惜在全球暖化的今天,加上Alsace流行Organic/Bio Dynamic 種植,令種植出來的葡萄更成熟,釀造的酒變得越來越甜,令消費者無所惜從,阿爾薩斯酒開始陷入身份危機,但這是後話。

Riesling 屬於芳香,高酸度的葡萄,釀造的酒耐陳,陳年後會有汽油味。今次找來了舊年份,的Alsace Riesling也順道找來German  Riesling作一比較。

Alsace

Alsace位於法國的東北部,窄長的形狀由北至南120公里長,東西6公里闊,與東邊的萊茵河平排,東面是德國的黑森林區,西面是Vosges Mountains孚日山脈,山脈阻擋了大西洋來的雨水,令Alsace是法國最乾燥的地方。盛產白酒及氣酒,尚有少量Rose及紅酒。Alsace的AOC較簡單,只有Alsace AOC ,Alsace Grand Cru AOC和Cremant d’Alsace(氣酒)。而Vendanges Tardives (VT) 或 Selection de Grains Nobles (SGN)則是註明在酒標上顯示甜度的法例要求。

Domaine Weinbach

人稱old woman的Domaine Weinbach,全因為莊主Colette Faller是位年長的女性。酒莊前身由Capuchins 修院建立,至法國大革命才被私有化,再在1898年時被Faller家族收購。而現時酒莊的負責人全為女性,在Alsace屬於少數。可惜Colette的細女Laurence Faller近日特然離世,Alsace損失了一位有才華的釀酒師。

Domaine Weinbach Riesling Cuvée Ste Catherine 1992

葡萄田位於著名面積最大的Grand Cru Schlossberg的底部,因為沙泥土較多而不被列入Grand Cru範圍,所以這只是普通的Alsace AOC。盡量遲收割葡萄,令酒更加豐滿,果味更濃。

 

Domaine Weinbach Riesling Cuvée Ste Catherine 1992

Domaine Weinbach Riesling Cuvée Ste Catherine 1992

金黃的酒色,酒香中等,主要是焦糖,蜜糖,成熟的蘋果,焗熟的梨,白花香。入口極乾身,酸度足,口感圓融,酒體濃厚,先來強力的白胡椒的香料,礦物,檸檬皮,汽油味及蜜糖隨後而來。餘韻一般不算特別,但果酸和蜜糖依然纏繞下去。

到底是先天出身寒微,還是後天保養不佳,引至高峯已過? 不知道。雖然味道已完全融合,但支酒己疲態畢露,還可以飲用,也不可以說不好,在和其他酒一齊飲用就自然的比了下去。

F.E. Trimbach

Trimbach 位於Alsace 的Ribeauvillé鎮,早在1626年Trimbach 家族已開始種植葡萄,到現今已有13代了,是區來最著名的Domaine之一。除了種植葡萄外,也有採購葡萄釀酒,最令人議論的是她杯葛Grand Cru制度。它對杯葛的解釋不外乎認為1975年開始的Grand Cru (Schlossberg) 劃界太闊太大,有很多不合資格的田也因為商業及政治上的考慮而被包括在內。當然不為同業跨刀也是原因之一。不過到了今天情況已有所不同,就如Anne Trimbach所說”The entire younger generation is open to the idea of putting the grand cru on the label. Why would we refund?” Trimbach也在考慮推出在酒標上有註明Grand Cru的酒,但只會用在新推出的Grand Cru酒上,而不會用於已在市場上建立了地位的葡萄酒。

Trimbach是傳統的酒莊,除VT及SGN外,會盡量將葡萄糖份發酵成乾身的酒。

Trimbach Riesling Cuvee Frédéric Emile 1995

屬於Trimbach Reserve Personnelle 系列(又稱Gold Label),以記念Frédéric Emile Trimbach。Frédéric Emile Trimbach是19世界末的酒莊當家,在他的領導下發展成現在的規模。為酒莊在1898年Brussels 國際酒展中獲得獎項,帶領酒莊踏上國際舞台。

Cuvee Frédéric Emile的葡萄分別來自位Ribeauvillé 的兩塊相連Grand Cru田Geisberg和 Osterberg,而Trimbach的葡萄田正好位於兩塊田的相連位置,所以就混合一起成為Cuvee Frédéric Emile。

泥土屬calcareous,stony,clayey,sandstone,釀造的酒芳香有勁耐陳,而Trimbach也會盡量遲收葡萄,以達至更成熟。

Trimbach Riesling Cuvee Frédéric Emile 1995

Trimbach Riesling Cuvee Frédéric Emile 1995

檸檬黃的酒色,香氣怡人,先帶來陣陣白香花elderflower ,再來柑橘(檸檬,青檸)及鮮蘋果的氣味。入口極乾身,鋼鍊酸度,醒神美味,襯托出強烈的礦物,酸蘋果,柑橘味道,末段帶輕微的柑橘皮苦澀,餘韻長而強烈。直到在第二輪的試飲時才有些微的汽油味。

非常乾身,非常年青,19年的光陰並沒有留行跡。

Trimbach Riesling Clos Ste Hune 1992

Trimbach…唔係….係Alsace的皇牌酒皇,葡萄生長於位於Hunawihr的Rosacker Grand Cru內位置最佳的Clos Sainte Hune-所以一向被認為是Grand Cru中的Grand Cru。Rosacker估地26.18公頃,歷史悠久,在15世紀時已有記載,但在1983年才被認可為Grand Cru,也難怪Trimbach會杯葛Grand Cru制度,但其實Trimbach在1940年代曾稱其為Clos Ste Hune Grand Cru。Trimbach擁有Clos Ste Hune 葡萄田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到1919年才首次生產Clos Ste Hune。Clos Ste Hune面積細少只有1.67公頃,面向南及東南,泥土以calcareous,及marl-clay為主,有豐富的magnesium,能生產出濃郁果味帶細緻的礦物而複雜的白酒。入樽後五年才推出市場。

Trimbach Riesling Clos Ste Hune 1992

Trimbach Riesling Clos Ste Hune 1992

檸檬金的酒色,妙曼芳香,汽油,礦物及清香的elderflower,柑橘,末端有淡淡的蜜糖,香氣集中。入口非常乾身醒神,油油的濃厚口感,豐滿圓融味道融合,鮮蘋果,柑橘,梨,加上一抹的杏和蜜糖;之後蜜糖和果酸延續下去,可惜餘韻不算特別太長。

酒皇就是酒皇,香氣和酒身都有非常誘人的複雜性,更特顯出酒的深度,味道融合,有強勁的礦物味。但同時失望的是酒依然太年青,未能一窺她成熟的風韻。雖然很多雜誌酒評說要等二十年的時間讓其熟成,二十年的等待也太樂觀,最少要多等十年時間。

另一個問題是酒的價錢太高,以這價格來說市場實在有太多的選撰,難怪在香港並不太多人認識或飲用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